悠悠萬事,民生為大。
百姓的衣食住行,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惦念在心。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赴地方考察調研,從城市社區(qū)到鄉(xiāng)村農舍,從新居客廳到田間果園,總書記走到老百姓的身邊,拉家常、話民生。
吃得好不好、住得暖不暖……一樁樁、一件件民生“小事”,習近平總書記問得很細、很深。
“一問”食物
“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事關千家萬戶,是最基本的民生。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滄州考察時,走進田間。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這里的小麥是種在鹽堿地里。
滄州市地處渤海之濱,土壤鹽堿化程度高。近年來,通過培育耐鹽堿、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改良生產栽培技術,鹽堿地逐步變身“大糧倉”。
在田間,習近平總書記俯身捧起一束麥穗,向正在除草的農戶楊東進詢問種了幾畝地、畝產多少、小麥長勢如何。
楊東進告訴總書記,他家種了20多畝旱堿麥,去年凈收入6000多元,今年氣候不錯,預計畝產能有四五百斤。
“祝你今年豐收!”總書記點頭肯定。
△今年5月,河北滄州一處旱堿地麥田。
田埂邊的長桌上,擺著不同品種的旱堿麥種子及掛面、面粉、全麥面包等。習近平總書記仔細察看,問道:“旱堿麥做的面食口感有什么不一樣?”
農技人員答道:“和普通小麥相比,旱堿麥加工的面食麥香味比較重,有嚼勁,挺受歡迎的。”
望著廣袤的田野,習近平總書記思慮長遠:“全國有15億畝鹽堿地,其中適宜種植糧食的5億畝,如果能開發(fā)利用,對于擴大我國耕地面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守護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今年,黑龍江多地遭遇洪澇災害。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遭受洪澇災害的哈爾濱尚志市老街基鄉(xiāng)龍王廟村,走進農田察看水稻受災情況。
看到本該飽滿的稻穗,干癟成空粒,總書記神色凝重,“都快灌漿了,水給泡了。”話語中盡是惋惜。
習近平總書記叮囑:“加快推進災后重建,最大程度減少農業(yè)因災損失,確保受災群眾安心安全。”
黑龍江是農業(yè)大省,中國人每9碗飯中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在黑龍江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黑龍江要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
解決吃飯問題,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提到一個概念——“大食物觀”。
當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湛江市東海島的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yǎng)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聽取了廣東省關于推動海洋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匯報。
一組數(shù)據(jù)令人印象深刻:2030年廣東預計年新增海魚產品201萬噸,按照等量蛋白質換算,相當于養(yǎng)豬3045萬頭或養(yǎng)鴨15.4億只。
“廣東現(xiàn)在養(yǎng)了多少豬?”總書記問。
“4000多萬頭。”
“相當于把養(yǎng)的豬翻了一番。”總書記點點頭。
選育養(yǎng)殖池里,金鯧、海鱸、石斑等各類魚種活蹦翻騰。習近平總書記踏上浮排,邊走邊看,贊嘆眼前景象“真是翻江倒海”。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是一個14億多人口的國家,民以食為天,首先要解決吃飯問題。除了吃糧食,吃陸地上的食物,還要靠海吃海。”
靠山唱山歌,靠海念海經(jīng)。
總書記回憶道:“我在福建工作時,在山區(qū)干過,也在沿海干過。當時我就提出大食物觀,肉、蛋、禽、奶、魚、果、菌、茶……這些都是糧食啊。”
在大食物觀的視域下,“吃飯”不僅有糧食,肉蛋奶、果菜魚、菌菇筍等樣樣都是美食。
今年,我國糧食生產克服黃淮罕見“爛場雨”、華北東北局地嚴重洪澇、西北局部干旱等災害影響,產量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為13908.2億斤,連續(xù)9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此外,全國34億多畝森林、8000多種木本植物蘊藏著豐富的食物資源,比如核桃、油茶、蘋果等,年產量超過2億噸;我國是草原大國,各大牧區(qū)地域廣闊,盛產多種動物蛋白食品和畜產品;我國還有內陸2700萬公頃的淡水養(yǎng)殖基地和近海4.73億公頃的海水養(yǎng)殖空間,漁業(yè)資源豐富。
“二問”住房
住房問題是民生大事,關系千家萬戶的基本生活保障。
今年8月,我國東北地區(qū)、河北等地遭遇洪澇災害,對當?shù)胤课菰斐刹煌潭鹊膿p壞。
9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考察,來到受災較重的尚志市老街基鄉(xiāng)龍王廟村。
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一棟因災損毀正在重建的房屋,向現(xiàn)場施工人員仔細詢問房屋面積、布局、抗震級別等,還格外關心房屋的取暖方式:“東北天冷啊,冬天可不能挨凍!”“要保證受災群眾入冬前能入住。”
村民楊春貴家房屋在洪災中進水浸泡,屋內設施受損、間墻開裂,正在修繕。
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楊春貴家中,看到房屋修繕即將完畢、生產生活都有安排,感到很欣慰。
如今,楊春貴的家已煥然一新,“家里新打的櫥柜、衣柜,新砌的火炕,現(xiàn)在家里一切都是新裝的,過冬一點都不愁。”
在和龍王廟村鄉(xiāng)親們聊起京津冀的災情時,習近平總書記說:“我牽掛著受災的地方。那些地方我之后也會去看。”
今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妙峰山鎮(zhèn)水峪嘴村,走進村民李盟在災后修繕完畢的家。
站在窗明幾凈的客廳,總書記一張一張地翻看房屋受災時的照片,詳細詢問房屋受損、修繕支出、取暖等情況。
水峪嘴村在洪災中受損嚴重,如今已經(jīng)修繕一新。
讓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的牽掛。
今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外來人口占比高的上海市閔行區(qū),考察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
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出租房社區(qū),有一棟樓是宿舍型出租房源。其中一個四人間,租戶都是附近物業(yè)公司的保安。他們說:“這里有公共的廚房、洗衣房、浴室,還有會客室,外面有羽毛球場、籃球場,蠻好、蠻好!”
“下一步你們有什么打算?”總書記親切問道。
來自山東臨沂的蘇元寶說:“再發(fā)展一下,我就把老婆孩子接過來,在這里租個一居室。”來自安徽宿州的吳濤說:“我想考個證書,再找個女朋友,在這里安個家。”
“好??!扎根,落戶,發(fā)展。”總書記微笑著說,“你們也是上海的建設者、貢獻者,所以上海也要關心你們。”
習近平總書記說,看到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在這里安居樂業(yè),感到很高興。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外來務工人員來上海作貢獻,同樣是城市的主人。要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住房的多樣化、多元化需求,確保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yè)。”
目前,上海已累計供應租賃住房用地222幅,總建筑面積近1900萬平方米,可提供超過25萬套租賃住房,其中大部分為保障性租賃住房。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正是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生動體現(xiàn)。
今年4月1日是雄安新區(qū)6歲生日。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雄安新區(qū)考察調研,走進居民李敬和的家中。李敬和原是容城縣晾馬臺鎮(zhèn)西李家營村人,2021年11月遷入新居。
一家人把習近平總書記迎入家中。140平方米的大房子寬敞明亮,家具家電嶄新锃亮,墻上掛著大大的福字。
“你們現(xiàn)在這個房子條件真不錯。”總書記邊看邊嘖嘖稱贊。
“是?。?rdquo;李敬和的家人拿出一張全家福,“這是我們一大家子原來在老宅子的照片,現(xiàn)在的房子和原來的老家比強多了。”
總書記點點頭:“新區(qū)回遷群眾首先要安下來,安居才能樂業(yè),安下來才能大發(fā)展。雄安新區(qū)大開發(fā)大發(fā)展,以后機會是很多的,一定要把回遷人員的安居和樂業(yè)銜接好。”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城市治理現(xiàn)代化,從一開始就下好“繡花”功夫,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構筑新時代宜業(yè)宜居的“人民之城”。
“三問”交通
在今年10月召開的進一步推動長江經(jīng)濟帶高質量發(fā)展座談會上,有一個細節(jié)令人印象深刻——
習近平總書記親切詢問來自11個省市的負責同志,他們花了多長時間到南昌。昔日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的漫長路途,如今耗時不過兩三個小時??倳浾f:“你們之間交通方便,說明這些年建設成績顯著。”
交通便捷與否,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乘高鐵前往雄安新區(qū),深入高鐵站、社區(qū)、建設工地等,就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qū)建設進行調研。
雄安站是雄安新區(qū)開工建設的第一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作為新區(qū)的交匯車站,這里未來將成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wǎng)的新樞紐。
在雄安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進一步完善聯(lián)通雄安站和雄安新區(qū)的交通“微細血管”,提升人流物流聚集和疏散的效率。
雄安城際站樞紐主要位于地下,與周邊項目通過地下城市活動層互聯(lián)互通;國貿中心則包含9個建筑單體,集軌道交通、航空服務、辦公、商業(yè)、酒店等復合功能為一體。
在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項目建設現(xiàn)場,習近平總書記說,交通是現(xiàn)代城市的血脈。血脈暢通,城市才能健康發(fā)展。要在建設立體化綜合交通網(wǎng)絡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間上下功夫,著力打造一個沒有“城市病”的未來之城,真正把高標準的城市規(guī)劃藍圖變?yōu)楦哔|量的城市發(fā)展現(xiàn)實畫卷。
交通不僅對城市而言非常重要,對于鄉(xiāng)村振興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很強的先導作用。要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為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為加快推進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今年以來,我國農村公路投資超4000億元,農村公路建設全面提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改建農村公路253萬公里,解決1040個鄉(xiāng)鎮(zhèn)、10.5萬個建制村通硬化路難題,新增5萬余個建制村通客車,具備條件的鄉(xiāng)鎮(zhèn)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的“三通”目標全面實現(xiàn)。
日前,交通運輸部提出了推進農村公路“新三通”的時間表,到2035年基本實現(xiàn)鄉(xiāng)鎮(zhèn)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等級路、較大人口規(guī)模自然村(組)通硬化路。
“四問”教育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
淮安市新安小學的校長張大冬向總書記匯報了學校和師生的發(fā)展變化,“孩子們聽說我要到北京參加兩會,特別高興。”
總書記高興地回應道,“給孩子們問好啊!”他指出,基礎教育,承擔著非常光榮艱巨的歷史任務。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真正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
三尺講壇系國運,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新時代中國兒童,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今年5月,在北京育英學校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新時代中國兒童應該是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chuàng)新、敢奮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好兒童。
當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學校籃球場邊駐足觀看。籃球場上,學生們正在打籃球、跳繩,上體育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體育鍛煉要從小抓起,體育鍛煉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鏡”就少一些。學校要把體育老師配齊配好,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都要為少年兒童增強體魄創(chuàng)造條件。
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還專門看了學生農場。這里是學生開展農業(yè)種植活動的實踐場所,陽光下、田壟上,一排排綠油油的菜苗生機勃勃。
看到正在勞動的孩子們,習近平總書記說,現(xiàn)在一些城里的孩子接觸農村、接觸大自然少,不光“四體不勤”,而且“五谷不分”,對吃的是什么、從哪里來的、怎么來的都不知道,更體會不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總書記希望同學們從“學農”中感受到農作的艱辛和農民的不易,從小養(yǎng)成熱愛勞動、珍愛糧食、尊重自然的良好習慣。
△今年6月,育英學校小農場迎來豐收,同學們在采摘蔬菜。
走進科學教室,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同學們當下勇當小科學家,未來爭當大科學家,為實現(xiàn)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貢獻。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都談到了加強科學教育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A教育既要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也要激發(fā)學生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培養(yǎng)其探索性、創(chuàng)新性思維品質。
如今,從科技館推出各種特色活動,到學校開展科學課、科技節(jié),再到線上線下進行的科普講座,面向中小學生的各種場景式、體驗式、沉浸式科學教育越來越多。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關乎每個家庭的幸福,也關乎中華民族的未來。
“孩子教育,跟植樹一樣,一開始就要豎正,否則就會長歪。”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說的這番話,將孩子教育比作植樹,意味深長。
從吃飯到住房,從出行到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問的都是民生“小事”,關注的卻是百姓福祉。一個個關切的話題,聚焦民生冷暖;一次次互動交流,讓民生答卷寫滿幸福感。
2024-04-26 10:16:13
2024-04-26 09:59:47
2024-04-26 09:40:02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wǎng)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lián)合主辦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wǎng)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